宗教石雕建筑的介紹
發布時間:2014-08-01 08:01:34 閱讀:4493
自古以來,宗教建筑(佛寺、道觀)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人們祈求神明保佑、慰籍心靈的場所,往往是地方上的信仰及社會中心,其石雕建筑本體也是藝術的綜合呈現,石雕裝飾則作為建筑藝術的主要表現內容之一,大量出現在宗教建筑當中。
傳統建筑中,宗教建筑的裝飾藝術,在表面華麗的裝飾圖案和神秘造型下,充分體現出了地域建筑特有的宗教文化和生活意蘊。宗教建筑往往體現了一個時期內當地的建筑水平。它作為傳統建筑的集大成者,以其特有的藝術視角,運用藝術的概括、夸張、抽象與變化等多種表現方法,在特定的空間與環境中,有機地組合、構造富于節奏美與韻律美、形象美與形體美的平面與立體造型。如位于海滄鎮東鳴嶺的道觀建筑青礁慈濟宮就是一個典型實例。此宮是為供奉北宋時期名醫吳真人而建造的,始建于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青礁慈濟宮為雙曲燕尾歇山式建筑。整個殿中由數十根巨大的石雕龍柱支架著,其中有十二根盤龍大石柱,是古代宮殿石雕中罕見的。你知道石雕龍柱的作用有那些嗎?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為大家介紹龍柱的作用。二根花瓶形柱(嘉祥僅有的特異石柱,甚為珍貴),二十多根八角形對聯大石柱,雕刻著東宮史實和吳真人偉績。大幅石雕雕刻著龍虎、隋唐歷史人物。其中二幅雕成咤吁大鬧水晶宮,配置山川花木。梁上的木刻雕獅、象、龍、鳳、奇花等;彩繪更為秀麗雅觀,留下古代畫家珍品、其中最珍貴的是黑底金畫。
在宗教建筑的造型中,嘉祥石雕圖案紋樣的取材,主要采用寫實圖案、變形圖案和植物圖案。寫實圖案的塑造較為偏重自然,抓住對象的外在形態和特征,它在嘉祥石雕作品中被廣泛的應用。變形圖案的表現手法上更著重表現對象的神態特征和意趣。對人物、動物、植物、花卉等對象通過省略、夸張、添加、寓意、聯想等手法大膽概括加工和變化,以達到一種理想化的效果。其中,龍柱、蓮花底座、石獅、須彌座、寺院經幢、石塔、神像等建筑構件往往是人們視線容易停留之處,石雕匠師也花費了較多的心血來裝飾,以突出強弱主從秩序之層次。
版權屬于: 長城石雕專業制作石雕麒麟、石雕貔貅、石牌坊等作品 (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