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石雕的建筑功能
發布時間:2014-07-27 08:01:31 閱讀:4442
我們現在認識建筑裝飾,大多是從美觀的角度出發去理解的,但縱觀嘉祥石雕傳統建筑裝飾的演變歷程,其來源和發展動力并非如此單一,而是基于人們豐富的物質生活與精神追求,是綜合原因的結果。建筑的誕生,首先是滿足于人們的物質生活的需要。與生產活動的同時,藝術創作也出現了。作為建筑,既有實用功能和美感的統一作用,又是科學技術和藝術技巧的結合。人們在建筑活動中,又創造了豐富的無與倫比的藝術形象,其中大量的雕塑、繪畫和裝飾,便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燦爛明珠,與建筑千古永存。本小節討論的是嘉祥石雕作為建筑構件在傳統建筑中表現出的功能屬性。建筑構件的作用不僅有物質功能,同時還具有精神功能。物質功能體現的是建筑的結構作用,精神功能體現的是建筑的人文內涵。
物質功能
人們創造建筑,目的在于改善自身的生存狀態。原始人類對于建筑最初的裝飾也許只是為了使生活環境更加舒適,這完全應被視為是一種物質生活層面的必然需求。在不斷的建筑實踐中人們發現,經過裝飾的建筑環境平整舒適,且堅固耐久,自然更加適合人們的居住和使用,所以“用”的物質需要成為嘉祥石雕裝飾最初的來源。比如嘉祥石雕藝人創作的石雕牌坊、石牌坊、牌坊、牌樓等建筑雕刻藝術品。
首先,從嘉祥石雕的產生中,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它與建筑的從屬關系,它在建筑中是基于實用的需要,與建筑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對建筑各方面起到獨特的價值與作用,在與建筑的關系中展現了其所具有的連接、構造等實用功能,其內容和形式不可脫離建筑的型制。如嘉祥石雕在民居建筑中的門堵中的應用,較大程度上起圍護、支承的作用;同時,其構圖須囿于門窗等原有的形狀,且承重部分不可雕刻的層數過多,以免破壞其功能。
其次,嘉祥石雕還經常出現在建筑物的一些特殊部位,如視線容易集中的地方,兩個面的過渡區域(內外空間的溝通部位),以及洞口、端頭等結構各部件的連接部位等易于引人注目或有特殊內涵的部位。視線的集中也就是所謂的視覺中心,為使人的視線有所著落,就成為藝術創作的重點,匠人們往往精雕細刻,精益求精。如在傳統建筑中的成排的木柱為了防潮防腐,柱腳下都墊有石柱礎,柱礎最接近人的視線,所以往往被加工成為各種藝術形象,從簡單的線腳、蓮花瓣到各種復雜的鼓形、獸形,由單層的雕飾到多層的立雕、透雕,式樣千變萬化。此外,在傳統建筑中還有門枕石、石雕欄板望柱等裝飾部位,都具有某種特定的實用功能,它們是建筑體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些部位類型之多,樣式之繁可謂嘉祥石雕裝飾之最了。建筑中的過渡面很多,建筑與地面的交接的墻體部分往往成為嘉祥石雕裝飾處理的最佳部位,如傳統民居的勒腳部分。至于說需要藏拙現美的部位,不論大小,嘉祥石雕最能顯出神功,將無法避免的漏洞巧妙的帶過去,甚至可能成為點睛之作。
可見,嘉祥石雕的建筑功能是在完成其物質功能需求后,才表現出極大的裝飾可塑性。
精神功能
一些源自實用功能的建筑裝飾,因其特殊的色彩或形狀而對人們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產生了影響,使建筑具備了某些特殊的精神力量。正是這種精神力量與建筑裝飾產生了強烈的契合關系,從而使建筑裝飾的造型與精神世界緊密聯系,并最終成為人們精神世界的物化體現。
如果說建筑中的建筑石雕構件產生于最初的功能需要,那么,當匠人們在其上刻下第一刀時起,精神的需要就成為石雕裝飾的全部主題。主人對吉祥的追求,對邪惡的排斥,對生者的教化,對死者的禮拜,對仙境的神往,對世俗的認同,無不以石雕的形式填充于房屋的各個角落。人們將其所有的理念附于磚石之上,希望石雕以它特有的靈氣,滿足主人口常生活中精神上的需求,這種精神需求有以形式表達的,也有以內容傳遞的。石雕麒麟、獅子、貔貅、大象等石雕就是為了顯示主人的財氣和地位,豪宅大院的石雕往往盡其奢華,追求形成上的夸張和繁鎖,以達到炫耀門風的目的,這時候的石雕常是滿鋪于大片的墻面,缺少藝術靈氣,雖其工藝精湛,技巧純熟,卻不為上乘之作。普通民宅或書香門第,樸實無華卻也少不了石雕裝飾,這時的石雕顯示的是充實的精神生活,簡單而生動的線雕、淺浮雕,勾勒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神話傳說或戲曲故事,世俗信仰,綱常禮教在人們生活中潛移默化著;而那些飛禽走獸,花草紋樣,表達了人們對自然界的熱愛和獨特的理解方式,也頻繁出現在建筑構件中。
一方面,作為精神的物質化,石雕以實形參與環境格局、深化環境特性,人們通過對物質的加工、改造,創造出具有不同內涵、不同形態的石雕作品,既展示時間物象所傳達的視覺美;又體現自然或人工物質的材質美;更傳達了人在加工物質過程中所產生的制作美。讓人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彌補己經固化形成的建筑空間的眾多缺陷與不足,補充建筑所不能或是不能完全形成的文化意義,從而創造具有積極意識的、富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新環境。另一方面,作為物質的精神化,它記錄下各時期各地域不同人的理想、追求與抱負,是人類文明的縮影和智慧結晶。通過石雕內容與形式的采納和運用,反映出人們對生活的信心和對世界的熱愛,當然也折射出人之品味和人生價值。正如英國著名畫家勃朗群所述:“我的任務是力求使教堂、大廳或其他室內建筑看上去更溫暖一些、幸福一些、完成建筑師所未臻的工作……目的是掩飾建筑學上的冷漠和嚴峻,另外,還必須給室內環境輸入一些可讀性的或敘述性的東西。”
嘉祥石雕就是這樣一種物質與精神相互作用的產物。隨著功能與精神的雙重需求,嘉祥石雕成為傳統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代承傳中,文化又隨著歷史的沉積,深深地刻入石雕之中,呈現出既程式化又靈活豐富的形式與內容。
版權屬于: 長城石雕專業制作石雕麒麟、石雕貔貅、石牌坊等作品 (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