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華埠牌樓的設計
發布時間:2014-10-01 00:00:31 閱讀:4882
屹立于美國費城第十街路口上的中國式牌樓已于1984年春節前夕由北京古代建筑工程公司的技術工人建成了。這個牌樓是費城與天津市結成友好城市以后,由天津市與費城華埠發展委員會合資興建,委托北京古建公司設計施工的。在牌樓的籌建階段,費城的美籍華人建筑師錢惠民女士提供了初步方案,我們設計室承擔了技術設評和裝飾設計等工作。本人在從事這個牌樓的設計之前,對中國傳統形式的牌樓作了必要的了解,對北京雍和宮牌樓的關鍵部位進行了測繪。根據費城華埠的特定要求,在設計過程中,解決了一些具體問題,現將整個設計過程概括敘述如下。不當之處,還求專家指正。
初步方案
設計任務交給我們的時候,隨之給我們送來了費城華埠發展委員會有關石牌樓設計的文件及美籍華人建筑師錢惠民女士的初步方案。這個文件對設計提出了要求:擬建的石牌樓將置于費城華埠十街與主街的交匯點,由于街道不寬,人行道狹窄,附近現有建筑的限制和需要維持車輛線路,唯一切合實際的選擇是建造兩柱單跨的牌樓。錢女士的設計方案體現了這個要求。
我國傳統的二柱單跨石牌樓,大致有以下幾種方式:二柱單樓,有柱子出頭與不出頭兩種;二柱三樓,也有柱子出頭與不出頭兩種。
顯然,錢女士的方案不是直接套用上述二柱單跨的方式,也不是按一般的四柱三樓的方式減去二根柱子而成;但與常見的四柱七樓的牌樓對照,則可明顯地見到二者的關系;以這種牌樓的中跨部分為基本形式,兩柱側面采取一般石雕牌樓的做法,那么也就立即得到這個方案了。
在古代木牌樓用木材作橫梁的情況下,如果采用九米的跨度便需要很大的木料;但在現代可用鋼筋混凝土或鋼結構,梁高便可大大減小。柱子采用鋼筋混凝土,也可減去一般木牌坊所需要的支撐。錢女士的方案在大體上符合我國牌樓的傳統方式。雖然據劉郭楨先生所著的《牌樓算例》分析,古時街道通衙之處的牌樓一般取沖天式柱出頭的做法,而如該方案這種屋搪做龐殿式者常為宮苑之中的牌樓,不過作為費城華埠的街景,無疑這個形式更引人注目。我們認為錢女士所定的這種單跨三樓的外形是可行的。與具體制作施工的要求相差很遠,甚至有許多地方不成比例,交待不上,必須經過細致的技術設計才能交付實施。在修改和完善整套圖紙的過程中,我們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調整石雕牌樓的高寬尺寸,確定各構件大小。根據已定的跨度,確定斗拱口份為6.2厘米,并依這個尺寸,按清式斗栱攢檔十一口份的規定定出高拱柱及其它各部的尺度關系。在考慮保證交通要求的凈高及力求取得良好比例關系的前提下,確定了牌樓的整體形狀和各部做法。
二、確定該石雕牌坊的組合方法:將正樓和兩個次樓分別在國內進行平板仿、斗棋、擦仿、角梁的預制、組裝工作,用集裝箱運到美國再行吊裝,并與現場中已施工完畢的骨架焊接結合。整個牌樓的設計以此為出發點,把主、次樓分開作為三大件,設計成獨立的部分。
三、確定骨架的外形尺寸及預埋鐵件的位置、形狀,將此提供給美方進行結構設計和現場施工。
四、對國內預制的結構部分進行設計,其中“平板仿”、“燈籠榫”等部分都用槽鋼或角鋼制作,在傳統木構的基礎上,采取了革新的做法。正樓、次樓斗拱分別為九踩和七踩,作鳳嘴昂。
五、對牌樓的各裝飾部件,如匾額、花板、云墩雀替、夾桿石乃至挺鉤,夾桿石鐵箍等都一一作出詳圖,提供作國內加工的依據。
骨架的結構設計由美方根據我們圖紙提供的外形和鐵件形狀、位置配置鋼筋。美方最初提供的方案擬用鋼梁外包薄板。因薄板容易變形損壞,又需要按傳統的做法作地仗油漆彩畫,不易在短期內完成油漆工程,故我們改設計為鋼筋混凝土。柱子、梁按一般鋼筋混凝土柱梁的配筋方式;基礎的設計考慮到施工時便于與預制的柱子迅速結合,采用了螺栓聯結錨固的方式。
裝飾設計
中國式的石牌坊不僅以它的外形引人注目,其無比鮮明絢麗的琉璃、彩繪更是熠熠生輝。正樓與次樓屋頂均按傳統的四坡龐殿頂設置吻獸,采用金黃色琉璃瓦,正樓瓦件為樣(板瓦長31.5厘米,大口寬22厘米;筒瓦長28,4厘米,寬12.6厘米,高6.3厘米),次樓瓦件為八樣(板瓦長29.3厘米,大口寬20.5厘米;筒瓦長26.8厘米,寬11厘米,高5. 5厘米)。花板石雕為龍、鳳、流云圖案。彩繪作金龍和璽彩畫。高拱柱、折柱作紅色銀珠油漆底,上作瀝粉貼金圖案。柱子為紅色二珠油漆。
夾桿石雕刻由上至下,分別為復蓮(變體蓮瓣形圖案),卷草、仰蓮、連珠混、復蓮、卷草及反正如意云,再下加鋼箍(傳統作法用鍛鐵箍),夾桿石埋入地下50厘米。
上述設計,經過施工實踐,證實是方便可行的,建成效果良好。由北京古代建筑工程公司主任工程師龐樹義所主持的這個工程受到了費城各界人士的稱贊,參加工程的技術工人成為了當時的新聞人物。
在我從事牌樓的技術設計過程中,得到了龐樹義、孫永林,王德衰、白立潤、王權、翟修文,張之初,張家驥等同志的指導。其中匾內“費城華埠”四字出自張家鑲同志手筆。邊精一同志負責了其中的石雕及彩畫圖案設計,高成良同志參加了彩畫小樣的繪制工作。特此志記。
版權屬于: 嘉祥石雕廠(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