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三門簡易石牌坊
發布時間:2013-07-22 09:20:36 閱讀:8211
產品名字:三門簡易牌坊
英文名字:Three simple arch
產品材質:天青大理石
制作地點:嘉祥縣長城石雕廠
安裝地點:重慶潼南縣楊尚昆故里雙江鎮林灣村
竣工時間:2010年3月
牌坊大小:總寬9.6米,中門4.2米,邊門1.5米,總高6.8米。
牌坊風格根據四川巴蜀地區古牌坊設計制作的,這座牌坊的雕刻圖案明顯有古石牌坊的渾厚氣勢。
我們石雕廠為了制作好這座趙紫陽故里石牌坊,研究了很多巴蜀地區牌坊資料,石雕牌坊的種類和用途是什么,我們實地考察了巴蜀石牌坊文化,根據巴蜀地區現存牌坊銘文顯示,古代主持牌坊修建的達官顯宦、社會名流多有留名。建坊往往要請達官貴人、顯赫名流題寫對聯、銘文。由于刻入石頭即可不朽,所以從一品頂戴,到鄉間小儒,都樂意將自己的名字寫上牌坊。如四川達縣石橋鎮列寧街徐李氏牌坊請“當朝宰輔、頭品頂戴樓”撰文,就顯得十分風光。由于牌坊上可供寫字的地方不多,有時不可能都寫上,還會發生爭執。俗傳敘永縣大石鄉牌坊村“無字牌坊”,就是因為爭著要在牌坊上留名的人太多,背景太復雜,無法協調,最終牌坊上一字不刻,所以當地人稱之為“無字牌坊”。那些為牌坊真正付出智慧的石匠、雕匠、成墨匠、堪輿者、經修首事、監修等,在巴蜀牌坊銘文中卻記載較少,現在僅見于四川屏山縣鴨池鄉黃陳氏節孝坊,隆昌節孝總坊、舒承提百歲坊、南大街郭玉巒功德坊,四川合江縣鳳鳴鄉王鄭氏節孝坊等少數幾座牌坊。
修建牌坊的過程,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且需要很多的錢,政府只是援例撥給一部分費用,大量的費用是由宗族、家庭來出資。關于資金從何而來,石材從何而來,費時多久,有何儀式等等,鹽亭縣七寶場孫陳氏百歲坊銘文記載如下:清例她贈孺人、壽婦孫陳氏,系已故儒士陳浩之女,已故武生陳緯、綸之胞姊,武生陳選、陳德之胞姑,武生陳定國之祖姑,已故武生九十二歲孫顯名之妻,年逾百歲,五世同堂。于道光十六年(1836)五月四日,鄰戚文舉王朝用、趙錫珍,武舉李應魁、陶成熙既文武生貢等公,同呈請署鹽亭縣正堂張,建坊放準,即使驗實。察得壽婦孫陳氏生于雍正十一年(1733),現年一百三歲。生子五人,孫十人,曾孫十人,元孫五人。衣冠濟濟,并集公堂,共稱孫陳氏孝敬翁姑,恭順夫子,教子訓孫,老猶不倦,樂善好施,鄉黨均沾實惠??彬灻鞔_,繪造宗圖,具文詳請。潼川府正堂重暨各大憲于道光十七年三十日奉。
布政使司蘇憲札道光十七年五月二十日奉。四川屏山縣鴨池鄉(原萬福鄉,1992年并入鴨池鄉)華象村建于清光緒六年石雕牌坊,正中匾書“瑤池冰雪”字樣,也稱“瑤池冰雪”牌坊。該坊銘文有“石匠張玉和、雕匠黃聯心”等字樣。四川隆昌縣城南關孝子總坊有“匠士劉倫發’,字樣,四川隆昌縣城南關舒承提百歲坊有“匠士李明經、李明魁”字樣,四川隆昌縣城南關郭土氏功德坊有“匠士李義堂、唐興順”字樣,四川合江縣風鳴鄉土鄭氏節孝坊有“匠士顏向順”字樣。
版權屬于: 長城石雕 (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人閱讀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