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九龍壁曾經是皇權的象征
發布時間:2014-02-19 00:00:42 閱讀:4741
浮雕九龍壁曾經是皇權的象征,雕塑作為一種藝術品,西方人經常將其進行展示,通過雕塑的手法來表達個人的情感甚至是民族的情感。要是你以為只有西方人才懂藝術,才懂得欣賞雕塑,那你就錯了。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中,雕塑早就作為一種不可代替的藝術品而存在,其地位堪比琴棋書畫。
而浮雕作為雕塑的一種,更是被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墻壁到外門,古時候的人,凡是能夠做得起浮雕的,就一定會將浮雕運用到房屋建筑中。其中,浮雕九龍壁,作為代表,更是被廣泛應用。當然也因為古時候以龍代表皇權,所以一般地平民百姓是不敢將龍作為浮雕的題材的,而達官貴族,就算是以龍作為題材,也大多不敢以九龍作為題材,因為九龍在古代代表著九五之尊,九龍也就成為了皇帝的專權。而在首都北京就有著浮雕九龍壁,他作為一種皇權的象征,被建在寧壽宮區的黃極外,威武雄壯,氣宇非凡,彰顯了皇家風范。
首都北京的浮雕九龍壁和現在一般的用石頭雕刻成的九龍壁有很大的區別,他加上了藍琉璃和漢白玉,藍琉璃作為龍身,漢白玉作為底座撐托在下面,好似纏繞在一起的白云,加上浮雕的三維效果,遠遠望過去像極了真龍,仿佛可以看到九條龍在云霧中裊裊上升,這樣的效果是一般的浮雕所達不到的,更加凸顯了皇家的不凡。當然每條龍的姿態又各不相同,有些是張著嘴的,有些的爪子又相互纏繞在一起,有些又是孤獨的,體現著龍的桀驁不馴。這樣不同姿態的九條龍被分布在不同的五個空間中,極具魅力地彰顯了龍的神態,很遠的地方就可以感受到皇家的威嚴。
當天九龍壁作為皇權的象征也只能是曾經了,在這個沒有皇權的現在,九龍壁被寄予了各種不同的象征,不再是單純地皇權,而是增加了更多的人權,比如說他代表著一種美好的祝愿,也代表著父母對子女的期盼,同時也是晚輩對長輩的祝福等,寓意更加廣泛。
版權屬于:嘉祥縣長城石雕廠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