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長泰“祖孫執法”石牌坊的來歷
發布時間:2013-04-04 09:46:24 閱讀:8511
在福建省長泰縣城中山路,也有一座明代為御史立的石牌坊,他就是頗為著名的旌表褒彰戴時宗和其曾孫戴燝祖孫二人功績的“祖孫執法”石牌坊。戴時宗,字宗道,長泰縣彰信里人,進士出身,官居都察院右都御史;戴燝,字享榮,系戴宗道之曾孫。明萬歷十四年( 1586年)進士,歷任監察御史、按察使等職,于貴州、四川任職時,頗有建樹,且工于詩文,為“漳州七才子”之一,有“詞林宗工”之譽,文章為世人所重。祖孫二人為官清正,治行素著,執法不阿,受到世人的稱譽和敬重。為了表彰戴時宗、戴爆祖孫兩人剛正不阿監督執法、監察吏治的業績,經有關官員的推薦報請,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明神宗恩準為戴時宗、戴燝祖孫倆建造牌坊旌表。
坊高10.2米,寬8.6米,仿木結構,用青石和花崗石建造。為四柱三間三樓,中樓為單檐歇山式屋頂。正脊中央置葫蘆,兩端飾魚尾狀鴆毛,坊頂檐下豎匾四周雕三龍戲珠,中間鐫“恩榮”二字,明間匾額陰刻“祖孫執法”4個大字,下層字板題書“都御史戴時宗監察御史戴燝”,兩側額枋間字板題書欽差提督軍務巡撫兼福建地方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金學魯以及府、縣官吏等15個監立人姓名。
石牌坊石牌樓的作用是什么整座牌坊的雕刻石料碩大,坊柱為方形,四邊倒角,梁為琴面式,枋穿插于柱間,造型宏偉,雕刻細膩,南北兩側的坊柱等部位均雕有相對稱的人物、花鳥圖案,造型優美,形態生動。
除上述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石雕牌坊外,根據文物普查,此類軍政功德牌坊在我國其他地方也還有不少,較著名的如:在安徽歙縣縣城解放街,立有建于明萬歷十二年(1584年)褒獎大學士許國功績的“許國石坊”;
古代石牌坊石牌樓樣式在歙縣殷家村,立有建于明萬歷四年(1576年)褒獎戶部尚書殷正茂“忠實勛庸”的“殷尚書坊”;在安徽休寧縣龍源村立有建于明萬歷六年( 1578年)明神宗褒獎胡鼎為他治愈怪病的“龍源石坊”;在河北淶水縣東營房村,立有建于清雍正年間的褒獎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賢親王允祥治理京畿水利有功的“忠敬誠直”牌坊和“勤慎廉明”石牌坊。等等。
本文http://m.openpad.cn。版權所有,未經批準轉載必究。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下一篇:石獅子雕刻都有什么樣的呢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