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的石雕發展為什么會繁榮
發布時間:2011-08-29 00:00:04 閱讀:6315
隋唐時期的石雕發展,隋唐五代時期(公元581年一960年)是中國封建社會前期發展的高峰,南北統一,疆域遼闊,石雕也得到了發展,經濟發達,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石雕也得到了輝煌的發展。
這一時期也是中國古代家具的興旺發展期,此時高型家具石雕、玉雕品種不斷增多,出現高低型家具并存的局面。至唐代,雕刻發展一改六朝前家具的面貌,形成流暢柔美、雍容華貴的唐式雕塑風格。至五代時,雕塑造型崇尚簡潔大方,逐漸以樸素內在美來取代唐代家具刻意追求繁褥修飾的傾向,為宋式家具風格的形成樹立了典范。
這一時期的家具、大門裝飾石雕麒麟的比較多,裝飾圖案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出現了新的藝術風貌和審美情趣。唐時的貔貅雕刻大多色彩華麗,裝飾手法多樣,不僅大漆彩繪、雕刻鑲嵌等傳統手法有所發展,還出現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裝飾,如流蘇佩飾、帶花紋的尾部包鑲金屬件等。裝飾圖案的主要題材有動物紋、植物花卉紋浮雕、幾何紋和一些人物山水紋等,構圖自由華麗,呈現雍容豐滿的大唐風采。唐代家具上的裝飾圖案題材一改前代以動物紋為主的題材局面,轉而以牡丹、寶相花、蓮花浮雕等植物花卉紋為多。另外,家具發展到五代,明顯地表現出裝飾的簡化,以素潔為主,不作過多的雕飾,變唐代的渾圓、厚重為秀直與輕簡。
作者;石雕牌坊藝術網。
上一篇:石雕公司介紹_石雕廠制作理念
下一篇:石雕藝術樣式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