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荊川先生讀書處的石雕牌坊研究介紹
發布時間:2011-10-05 00:00:03 閱讀:7363
荊川先生石雕牌坊介紹,荊川先生;即明代散文家、抗倭英雄唐順之。唐順之(1507一1560),字應德, 一字義修,號荊川,江蘇常州人,邑人稱“荊川先生’。我們介紹的就是后人紀念他制作的石雕牌坊,
相傳唐荊川小時候常常趕到湖塘老家唐家村釣魚。唐家村在淹城北面,出門就是淹城外河。有一次,唐荊川來到河邊釣魚,等了半天,也)不見一條小魚上萄,急得他撓頭摸耳,氣冒三丈。此時,荊月I忽然覺得手中的釣竿有點沉,以為有魚咬鉤了,便慢慢地收線,誰知釣竿越拉越沉,好不容易才拉上來,原來釣到的并不是魚,而是一個二尺見方的銅盒子。唐荊川把銅盒放在岸邊石板上,隨即找來一把菜刀將其撬開,見里面裝的是竹簡,竹簡上面刻著字,寫的是啥?連家中大人也不知曉。此后唐荊月!時常捧出竹簡反復琢磨,因缺乏學識,過了十幾天,仍然一無所獲。這些故事在石雕牌坊的在柱子上都有自記載,石雕牌坊柱子上還有石雕貔貅(也叫皮休)圖案,那個時代石雕貔貅雕刻都出現在皇宮銀庫門口,屬于開運貔貅聚財用的,再有就是出現在行軍打仗的時候,比喻石雕貔貅的勇猛和兇悍,這里的貔貅雕刻含義是紀念塔抗倭勝利。
這天,唐荊川來到淹城河邊,把竹簡攤在那塊大石板上,想再看個究竟。此時,恰從淹城西邊走來一位老人,老人衣衫破舊,卻和藹可親,等走到荊川跟前,老人問道:“小公子,能看懂嗎?”荊川懇求老人指點。那老人也不推辭,與荊川坐在一起,逐字逐句地講解開來。荊川對老人的講解聽的是如醉如癡,從此,荊川迷上了這些竹簡,那位老人風雨無阻,總是如約到此,每天指導一個時辰。為了讓荊川有個好的讀書環境,家人在那塊大石板上蓋了一座石雕涼亭,一來二往,不到半年光景,荊川已將竹簡上的主要內容倒背如流了。至此,老人才對荊川講:“這是一卷天書,用兵理政之法,盡在其中。只是未遇到賢德之人,常年沉沒在淤泥之中。你有天賦,日后必成國家棟梁之材。”言畢,老人拱手飄然而去。據說這位老人是鬼谷子的化身,專找兵書傳承之人授學解惑。后來,唐荊川發奮學習,終成大器。
明嘉靖八年(1529),荊川先生會試第一,授翰林院編修,后告病歸里,在陳渡草堂閉門謝客,讀書編撰,教誨門生。他為學主張不尚空談,務求實在。為文推崇“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詢、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等八個散文大家,同時強調“文與道非二也”提倡“直濾胸臆,信手寫出”,其文風簡潔,兼用日語,不拘形式,著有《荊川先生文集》17卷,輯有《文編》、《右編》、《史纂左編》、《荊川稗編》等作品。清人所編《古文觀止》收其《信陵君救趙論》一文。
據相關資料刊載,荊川先生讀書處原有舊石雕牌坊、石雕牌樓雕刻,“文革”時期遭到嚴重破壞,后幾近垮塌。1993年,在常州市荊川公園內重建荊川先生讀書處石雕牌坊,該石雕牌坊結構為二柱一間三樓式垂花柱式結構,龐殿頂,當心間大字板題“荊川先生讀書處”,款署“外孫慎行書”。慎行即唐荊川外孫、明朝禮部尚書孫慎行。
唐荊川51歲那年,又被朝廷重新起用,親督海師征戰江浙閩。據史料記載:唐荊川曾率領船隊前往委寇占領的三片沙海域作戰,消滅樓寇120人,擊沉敵兵船13艘,繳獲無數戰利品。那時候,這樣的海上御樓大捷并不多見。從此,唐荊川又以抗倭英雄著稱于世。
在荊川先生讀書處的石雕牌坊不遠處即是唐荊川墓,其墓前的石雕牌坊雕刻樣式為四柱三間沖天式牌坊,牌坊浮雕是石雕麒麟為主,麒麟雕刻是人才的象征,可見荊川先生的才華橫溢,石雕牌坊牌樓的牌匾雕刻的是 “唐荊川先生墓,”中間立柱前后置石獅子抱鼓石,兩邊立柱抱鼓石是石雕麒麟圖案。另一座石雕牌坊建于1935年,石雕牌坊結構為二柱一間一樓龐殿頂式,石柱木構,其小字板題刻“先賢唐荊川先生墓道”,款署“周佛海書”。周佛海是民國政壇風云人物之一。歷史就是這樣的有趣,當年為明朝抗樓英雄題寫墓坊的周佛海,抗戰期間,竟然投靠日本,變成了臭名昭著的大漢奸。因此,“文革”期間,常常有人據理力爭,要把這座石雕牌坊上的字跡毀掉。好在相關部門亦據理力爭,以歷史文物為由,總算把周佛海的題字給保存下來了。今天,它既是難得的文物古跡,也是證明忠奸善惡的最好史料。另外,在石雕牌坊小字板的另一面題刻“江蘇省政府命令修復保護”及“永禁樵牧踐踏、采折樹木”等內容。
1982年3月,唐荊川石雕牌坊牌樓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公司介紹_石雕廠制作理念
下一篇:廣州五羊石雕是怎么創作的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