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牌坊之中百壽坊是什么樣子的
發布時間:2011-08-31 02:00:00 閱讀:6495
九峰村的石雕牌坊為“圣旨”石牌坊,當心間大字板題刻“貞壽之門”,小字板題刻“放表敦贈奉直大夫王永梯之妻封宜人徐氏財準百歲牌坊”。從這里可以知道,徐氏的丈夫有“奉直大夫”之頭銜。在清代,能有此銜的人,最低也是個五品官員。不過,這里的頭銜并非王永梯生前所有,只是“救贈”而已,說明王永梯的后人有朝廷命官。因為清朝有“例贈”一說,即對官員已經去世的父祖輩,循例贈予一定的官銜。徐氏被封“宜人”,也要沾這位奉直大夫的光。“宜人”乃舊時對婦女的封號,始于宋徽宗政和年間。清代對五品官之妻才能封“宜人”稱號。那么后面的“財準百歲坊”也就是建造牌坊的許可證了。古時“財”通“裁”,“財準”即“裁準”。圖案雕刻有石雕獅子兩隊,橫梁浮雕石獅戲繡球兩面,兩邊的小門雕刻的是石雕貔貅等,以石雕貔貅主偏財,所以雕刻在小門橫梁上。
關于徐氏及其百歲石雕牌樓制作的相關故事,民間是這樣流傳的:清代康熙年間.九峰村村民王永梯娶了個姓徐的媳婦,生了4個孩子,在大兒子12歲、才兒子2歲那年,王永梯去世。從此,徐氏堅守貞操,孝敬老人,撫養子女,終身沒有改嫁。這牌坊的上端刻著一幅圖案:一位中年婦女左手摟著病重跳婆婆,右手挽著小兒子,將她的奶頭分別塞在婆婆和兒子的嘴里。這是對待氏贍老撫幼的生動寫照。徐氏的兒子們長大后相繼在云南、貴州、四川等她建功立業,有的還官位顯赫.為九峰村王氏家族作出了榜樣。
這座牌坊也是徽州牌坊的一種風格類型。歲牌坊的立柱卜題刻著兩副楹聯:
彤管徽流綿百世,
丹埠恩賜樹千秋。
貞維專靜叨天眷,
壽屆期頤荷帝麻。
該聯嵌“貞”、“壽”二字。古時稱百歲為“期頤”。宋代蘇軾在《次韻子由三首》中寫道:“到處不妨閑卜筑,流年自可數期頤。”“期頤”源于《禮記·曲禮上》:“百年日期,頤。’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進士孫希旦在《禮記集解》中這樣診釋“期頤”一詞:“百年者飲食、居處、動作,無所不待于養。”
九峰村百歲牌坊距今已有190多年的歷史了,它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孤獨而堅強地屹立在九峰村村頭的古道上。牌坊牌匾上的浮雕圖案及立柱楹聯依然清晰可見,其它圖案及字跡大多模糊不清,上面除了青苔遮蓋外,尚可看見被石灰覆蓋的痕跡。優美的圖案、頗具功底的書法為何被石灰覆蓋?想必是“文革”時期人們所為。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為了保護這座牌坊不遭滅頂之災,mm采取的變通措施。那幅“將她的奶頭分別塞在婆婆和兒子嘴里’的動人圖案己無法目睹其神采。我們只好翻閱《二十四孝》及《石雕麒麟仁義的故事》今人難忘的節孝仁義故事和的動人浮雕圖案己無法目睹其神采。
1985年5月,該坊以“百歲石雕牌坊”之名列為徑縣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石雕公司介紹_石雕廠制作理念
下一篇:山西石雕牌樓晉祠的制作研究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