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隆昌石牌坊雕刻裝飾賞析百科
發布時間:2013-09-17 08:00:42 閱讀:5970
作為隆昌青石雕裝飾載體的石牌坊是一部“立體史書”,是千年古騷道文化與隆昌青石文化的重要人文歷史遺跡,隆昌青石牌坊上的石雕裝飾藝術是集中國傳統雕刻裝飾技藝之大成,充分展現了明清時期隆昌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具有非常鮮明的地方個性特點和珍貴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3明清隆昌青石雕裝飾實例
在新石器時代我國的石雕裝飾藝術品就極為豐富了,石雕裝飾藝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舊石器時代的晚期。這些作品大都存在于石制的生產工具以及祭祀、記事用的石板上,從這些遠古的石雕裝飾中都深刻的表現出了我國古代人民世俗生活的情趣,表現了他們對生命所追求的理想認知。在近現代,石雕裝飾作品往往并不是藝術家制作出來的,而是這許許多多默默無聞的民間石雕工匠創作出來的,不朽的石雕裝飾作品充分的體現出了人民大眾的文化觀念和他們高超的審美創造能力。
明清時期的隆昌石雕裝飾藝術大放異彩,首先因為隆昌石雕作為我國民間石雕群中的一支,擁有著最悠久的傳統、廣泛的地域和眾多的從業者;其次是因為明清時期石牌坊的繁榮發展,使得石雕裝飾的廣泛運用。故此導致了明清時期的青石雕裝飾在隆昌石雕裝飾史中的重要地位。民間藝術的創作動機是為了實用,而不是純粹為了滿足審美的需求。因此,民間藝術的傳統形態中絕大部分是工藝品,且總是具有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實際用途。因此,隆昌青石雕刻裝飾從被裝飾物上分類,主要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統治階級作為封建教化宣傳的石牌坊;
第二類是隆昌青石文化代表石碑;第三類是辟邪納祥的三圣獸一一具有祥瑞寓意的動物形象獅、龍、象;第四類是具有悠久歷史的隆昌石質生活器具上。而隆昌的青石雕刻裝飾的實用價值與藝術價值也體現在這四個方面。
3.1.1明清隆昌石牌坊雕刻裝飾手法
明清隆昌青石牌坊之所以說是集中國傳統建筑藝術與雕刻裝飾藝術之大成,主要表現在其用當地的青石建筑和裝飾雕刻的技藝具有鮮明的地方個性特征。隆昌青石雕裝飾的特征表現在:不單純運用了一種雕刻技法,而是運用了多種技法的綜合運用所雕刻而成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由于用于建筑牌坊的青石的成色單一,所以青石牌坊上的石雕裝飾尤為重要。每一座牌坊上,無論是雀替、花板、斗拱,還是立柱、抱鼓石、檐樓、額杭,都無不精雕細琢。英國學者羅杰·斯克魯頓在《建筑美學》中講到:“人們所看到的東西不只是一個有趣的空間,而且,也是各個面相互聯系的和諧組合。這種和諧之所以能被觀察到,主要是由于制作精美的細部吸引我們的注意。
明清隆昌石牌坊的青石雕裝飾表現手法主要有六種方式:第一種,“剔地起突”,又稱“剔空雕”,即現代“突雕”或“高浮雕”。此法石雕,雕件表面凸起較高、層次較多、起伏較大、立體感很強,這種技法主要是用在石牌坊上面龍鳳牌周邊的裝飾,
如隆昌郭陳氏坊的高浮雕“五龍匾”和禹王宮山門坊中的高浮雕火焰牌“九龍匾”。第二種,“壓地隱起”,即現代的淺浮雕。其主要特點是,凹下去的在一個平面上,凸起的高出的石面不多,起伏很小,只有一到二厘米之間。雕刻裝飾的各個部位的最高點都在同一平面上;如果裝飾面有邊框,一般雕刻的各個部位不會超過邊框平面的高度。這種技法具有一定的深度感。此種技法在隆昌石牌坊上運用的較多,幾乎每座石雕牌坊在坊心和雀替上的花鳥動物紋都是用的這種表現技法。
版權屬于: 長城石雕 (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