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石牌坊雕刻樣式研究
發布時間:2012-02-06 00:00:07 閱讀:8811
中國大地除了具有代表性的牌坊外,根據文物普查,此類會館商肆石雕牌坊在我國其他地方也時有所見,諸如:在河南蒙陽城南關菜市東街現洛陽市七中內,存有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的山陜會館的大門性質的石牌樓。在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湖廣會館入口處,立有近牽興建的仿明清建筑風格的“湖廣會館”石牌坊。在山東聊城東昌府區東關運河西岸的山陜會館,存有建于清乾隆年問的山門牌樓。
在河南開封市徐府街清代山西、陜西、甘肅蘭省商人同鄉會所建的山陜甘會館,存有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5年)的六柱五樓大石雕牌樓。在四川自貢市市中心解放路大街清代陜西鹽商所建的同鄉會館西秦會館,存有造型奇特的武圣宮大牌樓門。在貴州鎮遠縣始建于清代中葉的江西會館馬壽宮,存有高塔式牌樓大門。在甘肅張掖市甘州區大佛寺旁始建于清雍正二年的張掖山西會館,存有四柱三間歇山頂木牌樓,主樓匾額正背兩面分別刻有“福蔭蘇山”、“膏流瀚海”4個行書大字。
在內蒙古多倫縣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的多倫山西會館,立有大小牌樓五座,夫牌樓高達數丈,東西兩側的小牌樓雕梁畫棟,頗為壯觀。甘肅天水由山西會館和陜省會館兩部分組成的山陜會館內,原立有建于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的木牌樓,牌樓通長10米,進深3米,4柱8叉手承托屋面,面闊三間,木結構重檐兩小扶一大式,明間歇山頂,次間莊殿頂。
牌樓1985年遷于甘谷縣十里鋪鄉五里鋪村大像山下。在遼寧沈陽的古玩一條街,立有柱子上鐫有“匯聚古今工藝集成一市,流通宇內精品利惠·四方,,楹聯的“盛京古玩城”牌坊。在浙江寧波城陛廟商貿城,立有四柱三間七樓、七色彩繪、琉璃瓦頂的“城陛廟步行街”大牌坊(圖221)。在浙江紹興古玩市場,大門口建有四柱字形牌坊,后門建有二柱一間一樓牌坊門。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大街大召寺附近主要經營古玩、工藝品的呼和浩特唯一一條具有明清時期建筑風格的老街上,立有四柱三間三樓:、雕梁畫棟、富麗堂皇的“塞上老你,牌坊。在山西平遙古城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明清街街口,立有“祥光如拱,,牌坊。’在天津民俗街入口處,建有“沽土藝苑”牌坊,等等。
本文修改于2016年10月22日
版權屬于:神畫石雕有限公司-專業的石牌坊廠家(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