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石雕牌坊種類是怎么劃分的
發布時間:2012-09-10 00:12:32 閱讀:10201
石雕牌坊源起于烏頭門,它的作用是彰善癉惡,即所謂的旌門之制。牌坊的普遍意義在于它的旌表功能、等級地位和特權功能,從皇家到普通百姓,從都市到偏遠的鄉村,都有它的身影。歷史上,還曾出現過一條街上共立著24座石雕牌坊的壯觀場面③。可以想象,當時牌坊對于國家、宗族、個人的重要程度和社會意義。在徽州,牌坊的壯觀場面至今猶存,風采依舊,保存完好的棠樾牌坊群就是其中一例。實際上,棠樾牌坊的規模在明清年代的徽州,僅僅是中等規模而已,
五臺山石雕牌坊為什么是少年奇才雕刻 徽州曾經有過十多座牌坊集于一村的實例。如龍川坑口,據乾隆、嘉慶縣志記載,村里有各類牌坊14座,不但是績溪村莊之最,也可謂古徽州之一絕,它是現黃山市棠樾牌坊群的兩倍。西遞村原有的十幾座牌坊也大抵如此。徽州牌坊許多是祠堂的附屬物,也就是說牌坊的功能是祠堂功能的延伸、擴展,隨著功能的多樣化,牌坊成了傳統空間中獨立的空間語言要素。在徽州,石雕牌坊空間總是位于村莊的主要交通要道處,如村口、祠堂前的廣場上,或者村中某個重要的橋頭,也可能在道路邊或是田頭。如此安排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隨時向人們傳達教誨、宣揚勸誡,或是表達表彰、頌揚、紀念之意。它的空間職能,是以象征的形式向人們發出規訓的信息,起著教化族人、警示來者的作用。牌坊中的權力象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石雕牌坊的形制等級,以功德、世科類牌坊最為明顯。徽州的牌坊等級有八角牌坊、四柱五樓
三間坊、四柱三樓三間坊和只有兩柱的最小的牌坊,以“徽州第一坊”之稱的許國八角牌坊為最高,這座牌坊的含義,顯然已不是一般意義的牌坊能夠相比的,凝固在這座牌坊中的權力和欲望,有著上層階級的頤指氣使和下層民眾的卑微心酸,上面深深地鐫刻著權、利和等級。從它豎立的那一天起,這里就成了徽州權力場域中最高等級的象征之一(圖11④)。至于一般性的功德、世科牌坊,其象征的權威性由四柱五樓三間坊、四柱三樓三間坊和兩柱牌坊逐漸遞減。權位較高的牌坊多選擇四柱五樓
三間模式(并非絕對如此),例如龍川弈世上書坊、許村五馬坊、微省坊、槐堂龍興獨對坊、西遞胡文光牌坊、歙縣中學內的狀元坊。而商人建坊則多選擇四柱三樓三間式,自然是內心對牌坊所表達的等級敬畏所致。
第二,石雕牌坊中包含倫理道德權威。例如,棠樾的7座牌坊群以“義”字坊為中心,按“忠、孝、節、義”的順序由兩頭向中間依次排列,呈半弧形展開。這些坊都圍繞著一個理念,那就是充分體現儒家“三綱五常”這一中國封建社會里“家、國、天下”的秩序之本原,也是宗族權力精髓中大力彰顯的主題。
第三,石雕牌坊權力還體現在旌表之義本身,這一特征自有了牌坊的那一天,就深受歷朝歷代政府的重視。這里必須強調的是貞節牌坊對節女貞婦的表彰。到了清朝,這種形式達到了最高的境界,皇帝親自從國庫撥錢為貞女立牌坊。《道光禮部則例》規定,直省孝子順孫義夫節孝貞烈婦女,應旌表者,由該督撫同學政具題,由禮部復議題準后,令地方官給銀三十兩,聽本家建坊,并設位于祠中,地方春秋致祭。此規定雖為直隸省而定,當可以推至全國。可見,封建帝王將牌坊視作教化婦女、規范其行為的有效工具。事實也是如此,牌坊蘊含的倫理道德、等級權力,對生活在其周圍的女子來說,無時無刻不構成生命中難以承受的巨大壓力。石雕牌坊也是封建帝王和男人主宰的社會運行的權力機制之一。
本文http://m.openpad.cn。版權所有,未經批準轉載必究。
對此文章有什么疑問,請提交在石雕廠博客研究交流。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嘉祥雕刻制作的五大步驟是什么
下一篇:嘉祥石雕文化品味的提高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