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石雕牌坊有什么特點呢
發布時間:2013-04-30 00:00:07 閱讀:5072
徽州石雕牌坊的審美教化功能在徽州,除了那些純粹作為標示地理位置的標志性牌坊,其它的牌坊建筑(尤其是功德牌坊和貞潔牌坊)在記述、族表某位族人光宗耀祖事跡的基本用途外,對于當地的村民往往還具有獨特的思想教化作用在徽州地區,牌坊的教化功能之影響程度往往因被族表人的美譽度大小而相區別。石雕牌坊的選址、建筑樣式、裝飾特點從另一方面推動了石雕牌坊建筑教化功能的發揮。
1. 石雕牌坊的審美教化-徽州城內的許國石坊是徽州地區為數極少的生前牌坊之一,被徽州人視為活生生的教化版本。我們可以從許國石牌樓的選址、形制樣式、裝飾特點等方面來分析其教化功能和作用。
首先,許國石雕牌坊的選址占據了古徽州全城最繁華的地段,且處于城內交通要沖處,這是便于過往人們觀瞻的位置。
形制樣式方面,許國石雕牌坊屬于口字型八腳牌樓式,這是徽州地區前所未見的牌坊形制。石雕牌坊平面圍合成長11. 54米,寬6. 77米的長口字型,通高11. 4米,此建筑尺度在徽州地區的牌坊中屬于規模較大的。
許國石雕牌樓的裝飾宏偉而精致,豐富的裝飾題材和內容既包含了對許國功績的夸耀,又包含了流傳于民間的吉樣口彩。最具有教化意義的裝飾內容是石坊的匾額題詞:邊樓中央字牌以對稱雙龍護佑“恩榮”二字。前后兩面中坊上分別鐫刻“先學后臣”
和“上臺元老”。“先學后臣”說明許國是科舉登第后步入仕途的;“上臺元老”是指“三臺”(上臺、中臺、下臺)之一,“三臺”又象征“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下楊四面分別書寫“大學士”三個字;前后兩面下坊上鐫刻有“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許國”字樣。石坊兩邊還刻有當地地方官員的姓名、職位及紀年。這些內容炫耀了許國身為明嘉靖、隆慶、萬歷“三朝元老”、曾榮歷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入內閣參贊機務、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保等官職、集諸多恩寵于一身的顯赫地位。
此外,精心安排的雕刻從側面折射了許國本人的仕途經歷,包含著教化后人的涵義。像石坊東面外側雕刻的“石雕麒麟”寓意許國的科舉及第;東面內側雕刻的“豹”和“喜鵲”表示對許國仕途升遷的“報喜”:西面內側的“石獅子”和“鷹”暗含許國身居武英殿大學士的地位……。
不僅是石雕牌坊實物本身具有教化的功能,徽州地區還流傳著許多關于許國本人的故事,這些故事的編撰和流傳與許國石坊一起被徽州人用于子孫教化。例如有一則故事為了說明讀書入仕的重要無所謂年齡早晚,就描述了許國青年時候因為家境貧寒而不事科考,直到三十八歲方蟠然悔悟,一舉考取進士,從此平步青云。許國石坊上的石雕“鯉魚跳龍門”就反映了對許國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取功名,躍入仕途的比擬的夸耀。
石雕牌坊匾額的文字教化我們再從徽州的幾座著名的石雕牌坊匾額內容及附屬裝飾來了解石牌坊建筑的布局特色及教化內容主旨。
鮑象賢尚書坊—立面上坊中央雕飾雙龍“恩榮”,兩側鏤空雕刻對稱的石雕貔貅圖案。
中坊中央正面書寫“官聯臺斗”,背面書寫“命渙絲綸”,意為對皇上的浩命忠心不二地執行,以稱道其忠。中仿兩側鏤空雕刻云紋。下坊中央書寫贈言“族表孝行贈兵部尚書鮑象賢”。
鮑逢昌孝子坊—坊立面上坊中央雕飾雙龍“圣旨”,兩側鏤空雕刻石雕大象獻瑞圖圖案。中坊中央正面書寫“天鑒精誠”,背面書寫“人欽真孝”,下坊中央書寫贈言“族表孝子鮑逢昌”。
鮑文淵妻節孝坊—中坊中央正面書寫“節勁三冬”,背面書寫“脈存一線”。下坊中央書“族表故民浩贈朝議大夫鮑文淵之繼妻浩封恭人吳氏節孝”。
鮑淑芳父子義行坊—立面上坊中央雕飾雙龍“圣旨”,兩側鏤空雕刻對稱幾何圖案。中坊中央正面、背面均書寫“樂善好施”,下坊中央書寫贈言“族表浩授通奉大夫議敘鹽運使司鮑淑芳同子即用員外郎鮑均”。
鮑文齡妻節孝坊—中坊中央正面書寫“矢貞全孝”,背面書寫“立節完孤”。下坊中央書“族表故民鮑文齡妻汪氏節孝”。
慈孝里坊—邊樓中央字牌作三分,中間“御制”二字表明牌坊的成因,兩旁分別鐫刻永樂皇帝御詩一首。左旁詩曰:“父遭盜縛迫兇危,生死存亡在一時;有子詣前代求死,此身遂保百年期。”右旁詩曰:“救父由來孝義深,頓令強暴肯回心;鮑家父子全仁孝,留取聲名照古今。”邊樓下楊正中書寫“慈孝里”,意為對孝道之禮贊。
鮑燦孝子石牌坊—頂樓下楊中央字牌兩面鐫刻“族表孝行贈兵部右侍郎鮑燦”,邊樓下杭置隔間斗拱,楊上用高浮雕手法雕飾石雕獅子戲繡球圖案。
由上可見,除了形制與樣式上的宏偉肅穆,必要的文字宣教也是促使人們向善的作用。
版權屬于: 長城石雕廠 (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