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古石雕牌坊城是什么樣的
發布時間:2016-10-22 14:07:40 閱讀:7626
水下古石雕牌坊城是什么樣的
1955年10月,當時的國家電力工業部選址在浙江淳安縣和建德縣交界的銅官建設新安江水電站。為了建設水電站的需要,位于庫區的原淳安遂安兩座浙西古城,連同27個鄉鎮、1000多個村莊、30多萬畝土地和數千間民房,于1959年9月新安江截流庫區開始蓄水后悄然沉入水底,成為千島湖的水下一占城。據文獻考證記載,遂安縣古城是唐初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621年)日寸遷到遂安城地界上的,當時水陸交通便利,為浙西重鎮,由于遂安古城旁有五獅山,所以遂安古城又被稱為獅城。
由于新安江水電站作為國家重點工程,工程進度很快,所以大壩提前截流蓄水后,石雕獅子城很快被水淹沒,其大批文物古跡都未來得及搬遷、搶救,沉入了幾十米深的水里。
2001年5月,我國研制出全潛式旅游潛艇,將在全國乃至世界上也不多見的,具有獨特性、稀有性、神秘性、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沉沒于千島湖水下的遂安古城作為旅游資源加以開發利用,被提上議事日程。經過2002年7月至11月迄今國內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最復雜的水下探摸,在千島湖風景區茅頭尖水域、距千島湖鎮約40公里處找到了遂安古城的水下遺址,結合老人的回憶對探測結果進行影像分析,一座世所罕見的水下石雕牌坊城清晰地顯現出了珍貴的原形,重現輝煌。
科研人員在遂安古城內,發現了“妨水故儒姚文浚妻下氏節孝石雕牌坊、“狀元石雕牌坊”、“六世同居石雕牌坊”、“瑟秀流光石雕牌坊”、“科第連登石雕牌坊”等至今還保存完整的十余座功德石雕牌坊、科第石牌坊、節孝石牌坊和貞節石牌坊。這些石雕牌樓大都建在遂安縣城的主要街道上或縣城廣場的周圍,建造年代從宋代一直延續到清末·,多為四柱三間三樓的磚石結構,用料考究,雕刻精細,立于縣學前、大夫第前的功德石雕牌樓規模更是宏偉壯觀,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其中“妨水故儒姚文浚妻王氏節孝坊”立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研究人員經過多番查找,終于在當地保存的族譜中找到了牌坊所施表的這位“王氏”的蛛絲馬跡。借助照明燈,在水下從石牌坊頂由上往下看,可以清晰地看到,石雕牌樓下半截被埋在淤泥中,上半截露出淤泥的柱子約有2米高。
牌坊上層額坊上鐫刻有許多動植物浮雕圖案,其中有兩只活靈活現的梅花鹿;有腳蹬繡球的石獅子在張牙舞爪;還有類似花同場景的圖畫。石牌坊明間匾額的上方雕刻有一只鳳凰和一只石雕麒麟互相對視,其下刻有“節孝,,兩個大字,匾額下的字板上刻有“妨水故儒姚文浚妻王氏”等字,字板下的下層額仿上刻有“乾隆四十二年”等字。在兩側次問的匾額上,還刻有“尚書”、“巡撫”之類關于立坊者的文字。整座石牌坊,不論文字還是圖案,保存都十分完好,沒有損傷的痕跡,尤其是牌坊上所雕石獅子,每一根胡須、每一顆牙齒都非常清晰,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由于千島湖水深達幾十米,完全覆蓋住了占石雕牌樓城,且湖底水相對靜止,避免了水的沖刷和空氣腐蝕對古石牌坊的破壞,因此古石雕牌坊都得以較好地保存,可謂彌足珍貴。
作者:歐陽廣彬 @嘉祥縣長城石雕廠 本文修訂 于 2016-10-22
版權屬于:神畫石雕有限公司-專業的石牌坊廠家(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公司介紹_石雕廠制作理念
下一篇:從古到今石雕牌坊為什么會繁榮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