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石雕奇葩嘉祥綻放異彩
發布時間:2015-05-20 08:00:25 閱讀:4807
揚蹄飛奔的石雕麒麟、頷首長吼的石獅、姿態優雅的“維納斯”、笑容可掬的“彌勒佛”……,還有隨處可見的龍亭鳳柱、瓊樓玉閣、飛禽走獸、魚蟲花樹等。走進“中國石雕之鄉”山東嘉祥縣,猶如走進了藝術的殿堂。近日,嘉祥民間石雕藝術被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國內外的賓朋紛紛前來觀光。
千百年來,嘉祥人與石頭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建造的石質寺廟、祠堂、樓閣等建筑,雕工精細,形象逼真,細膩傳神,給人藝術的享受。步入新時代,嘉祥人對傳統的石雕工藝進行了發展與創新,吸收了木雕、玉雕等技術之長,以當地盛產的天青石為主原料,輔以大理石、漢白玉、花崗巖、綠砂巖等,雕刻成千姿百態的現代石雕工藝品,在海內外享有“巧奪天工”、“石破天驚”之盛譽。
在嘉祥國際石雕藝術大道上有一座石雕牌坊,這座石雕牌坊高15.2米,寬25.7米,重約300噸,是用嘉祥本地的天青石仿古雕刻而成,是目前國內跨度最大的石雕牌坊。這座石雕牌坊的建造是經過石雕藝術節上的比賽而選出的廠家,在第一年我們以6個第一拿下了那一屆的冠軍,也就在那一年領導們把建造這座石雕牌坊的重任交給了我們,我們經過為期兩個月時間終于把這座石雕牌坊雕刻完成,安裝完成后得到了所有領導的滿意,這是我們的驕傲,也讓我們感到了自豪。
近年來,嘉祥邀請來國內外雕刻界著名專家、學者對石雕創作進行指導、點評,建起石雕藝術城、國際石雕藝術大道、石雕藝術公園。重視石雕藝術人才隊伍的培養,與中國雕塑學會聯合建立中國雕塑學會嘉祥藝術創作中心,引進青年雕塑家和大學畢業生在嘉祥建立創作工作室;聘請著名雕塑家為石雕文化產業發展顧問;建立藝術院校教學實踐基地、石雕藝術學校。中國美協雕塑藝委會秘書長鄒文說:“嘉祥和藝術結合起來,是大自然的幸運;嘉祥用藝術拯救了大自然,也用藝術成就了自己。
精心打造中國石雕文化產業基地。嘉祥對山石資源進行科學開發、可持續開發,實現石雕加工由資源型產業向文化型產業轉變,由粗放經營向規范管理、產業化升級轉變。他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園區為載體,以市場化、產業化為方向,以整合資源、擴大規模、提升檔次、拓寬市場為目標,建設集創意、設計、研究、培訓、制作、展銷、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產業聚集區,形成“一園多區”的發展格局。目前,全縣已有石雕專業村16個,大小石雕企業136家,從業人員近3萬人。石雕作品已形成十大系列,近千個品種。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各類石雕藝術品從這里運向世界各地。
版權屬于: 嘉祥石雕廠(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