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牌坊在古代陵園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15-02-05 08:00:33 閱讀:4463
我國古代的陵園就被人們非常的重視,從元代開始,石雕牌坊便被廣泛地應用到了帝王陵園和名臣顯貴的陵園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陵園石雕牌坊有孔林“萬古長青”坊和關林牌坊等。
孔林萬古長春坊
孔林,又叫“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墓地。其位于山東省曲阜縣城北2公里處,是中國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氏族墓葬群。孔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不僅有孔子、孔鯉、孔伋祖孫三代的墓葬和建筑,還有孔令貽、孔聞韶、孔尚任等孔氏著名人士的墓地。這里的墓碑上,刻有李東陽、嚴嵩、翁方綱、何紹基、康有為等大書房家的親筆題碑,堪稱書法藝術的寶庫,因此人們也將孔林稱為“碑林”。
“萬古長青”坊位于孔林的神道中間,是一座六柱五間五樓的石雕牌坊。這座牌坊始建于明萬歷二十二年,清雍正年間又對其進行了加固。牌坊長22.71米,寬7.96米,是曲阜現存最大的石坊。牌坊的廡殿頂坊正中,有“萬古長青”四個大字,字體端莊。另外,其額枋、立柱、花板上遍布精美的雕刻,有石雕獅子、盤龍、五鳳、麒麟、駿馬、斑鹿、團花、祥云等圖案。
關林“漢壽亭侯陵園”牌坊
關林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城南7公里的關林鎮,是洛陽市著名的明清古建筑區和旅游勝地,是埋葬三國時蜀漢大將關羽首級的地方。關林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清朝乾隆年間對其進行了擴建。其前面是祠廟,后面是墓冢。關林的主要建筑都在中軸線上,依次為舞樓、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石牌坊、八角亭,最后是關冢。
石牌坊位于中軸線下,為四柱三間無頂沖天式,前后各有一座。前面的這座寬約10米,高約6米,正額寫有“漢壽亭侯墓”五個大字。后面的這座規模比較下,正額上寫有“中央宛在”兩座石坊的坊柱上分別鐫刻著不同時期的對聯九副。這些對聯高度贊美了關羽忠義仁勇的品行,比如“義參天地,道衍春秋”、“浩然之氣塞天地,忠義之行澈古今”等。
版權屬于: 嘉祥石雕廠(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