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牌坊的簡單介紹
發布時間:2014-09-02 00:00:25 閱讀:4890
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象征,牌坊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詩經》編成于春秋時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斷,“衡門”至遲在春秋中葉即已出現。衡門是以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梁的結構存在的,唐代,我國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內被縱橫交錯的棋盤式道路劃分成若干塊方形居民區,這些居民區,唐代稱為“坊”。坊是居民居住區的基本單位。“坊”與“坊”之間有墻相隔,坊墻中央設有門,以便通行稱為坊門。后來因為門沒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現在這種形式,于是百姓逐漸地稱這種坊門為牌坊。
隨著城市建設的繁榮,人們對坊門的建造開始講究起來,改由兩根高過門頂的高大華表柱中間連一至兩根橫梁及門扇組組合而成。后來,一些坊門由只剩下了華表柱和作為額枋的橫梁,因其華表柱遠遠高出額枋,呈沖天狀,后來便逐漸發展成沖天牌坊,成為牌坊最主要的形制。宋代中葉以后,封閉式的里坊制逐漸被開放式的街巷制所取代,原先坊與坊之間的隔墻紛紛被拆除,而坊門因具有地名標志的作用被保留了下來,成為無墻體相連的跨街獨立、自成一體的建筑。隨著以南宋之后程朱理學為代表的封建意識的普及和深入,至明清時期,石牌坊的發展達到了鼎盛,出現了大量多柱、多間、多樓牌坊,牌坊的建筑形式最終定型。同時牌坊也越來越淡化其區域地標地標功能,其表彰、宣揚教化的功能越來越重要。
嘉祥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文物古跡眾多,這其中就包括石牌坊。
嘉祥的牌坊其按作用可分為界坊、功勛坊、孝子坊、節孝坊、貞壽坊等。界坊功用為作為地標,確定城內不同里坊之間的分界點;節孝坊為表彰貞節烈女的牌坊,孝子牌坊為表彰孝子的牌坊傳統社會宣揚“孝道”,對于孝子,社會大加表彰,有的就立牌坊既表彰孝子,又起到宣傳“孝”的功用;貞壽牌坊為表彰高壽老人的牌坊;功勛坊為表彰對社會有功德的人。
現依照以上幾種類型簡單介紹我國的舊石牌坊:
一、節孝坊
1、魁都陳氏節孝坊位于永春縣蓬壺鎮魁都村。乾隆元年(1736)立,為旌表迪功郎王家騮妻陳氏而建。石雕牌坊坐北朝南,四柱五間五樓,高8米,寬5.8米,單檐歇山頂。明間檐下嵌有蟠龍石雕“圣旨”豎匾。當心間二層陰刻楷書石匾“旌表迪功郎王家騮妻陳氏”,次間二層飾人物花鳥浮雕。
2、侯龍周氏節孝牌坊位于永春縣吾峰鎮侯龍村。清代建,三間四柱三樓門樓式節孝牌坊。坐北朝南,長6.6米,高6米,寬0.7米。額坊刻“清旌表故儒士陳元深妻周氏”,兩柱刻楹聯“念夫為妻綱垂死于歸秉二老,惟婦以節重留名青史照千秋”,楷書,序徑0.13米。牌坊上還雕刻有石雕龍,石雕麒麟,石雕鶴等圖案。
二、孝子坊
桃源孝子坊位于南安市豐州鎮桃源村大鐘山麓西南部。清乾隆六年(1741)建。坊石構,二柱一間,通高6米,面闊3.96米。坊額兩面分別刻“孝子坊”、“五經進士”。其下刻“旌表孝子賜金建坊崇祀忠孝祠累贈中憲大夫、太常寺少卿陳曙”和“雍正甲辰。殿試二甲進士、累封中憲大夫、太常寺少卿陳大介”。坊頂豎匾,兩面分刻“圣旨”、“欽定”。橫粱浮雕“雙龍戲珠”紋飾。
三、貞壽坊
高壟“貞壽之門”石雕牌坊位于永春縣五里街鎮高壟村。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以表彰辜肇邱妻陳氏110歲高壽而立。兩柱三樓式石牌坊。坐西向東,面闊2.6米,高3.5米。坊額刻楷書“貞壽之門”,兩邊柱上刻楹聯“貞壽錫天朝二字傳芳留百世,圣恩榮懿德一坊寵脊柄千秋。”
四、功勛坊
太平世德流光坊位于永春縣東平鎮太平村,為永春縣文物保護單位。明萬歷三十四年(1605)為李陽初而建,李陽初是太仆寺卿李開芳、大常寺卿李開藻之祖。石坊四柱三門五樓,坐東朝西,面闊7米,通高8.5米,單檐歇山頂,檐下豎匾“圣旨”,當心間二層有陰刻楷書“世德流光”匾。
五、界坊
小山叢竹坊位于鯉城區開元街道梅山社區,青康熙四十年(1701)通判徐之霖重建立。坐南朝北,坊為單間抬匾式,面闊3.75米。高3.7米。兩花崗宕立柱,輝綠巖坊額嵌于花崗巖橫梁,正面刻朱熹墨跡“小山叢竹”,“晦翁書”行楷。背面刻徐之霖自為記,楷書,字亦漫漶不清。紹興二十八年(1158),朱熹在此種竹建亭講學,自題“小山叢竹”亭額,書院取名“小山叢竹書院”。志載:小山叢竹即“宋朱文公種竹建亭,講學其中之處。”后圯。明嘉靖間(1522-1566),通判陳堯典重建,更名“過化亭”并攜朱子像立于亭中;又于亭左、后建講堂及書屋。
牌坊是作為一種建筑與文化載體,集雕刻、繪畫、匾聯文辭和書法等多種藝術于一身,熔古人的社會生活理念、封建禮教、封建傳統道德觀念、古代的民風民俗于一爐,具有瑰麗的藝術魅力、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豐富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
版權屬于: 長城石雕廠 (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