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石雕牌坊和文化及氣候有關系呢
發布時間:2015-05-14 08:00:37 閱讀:4346
石雕牌坊是科學技術與建筑藝術統一的物質實體,矗立在一個地方,不能搬動。建造時,受自然和人文環境的影響,不同的氣候、地理、材料,不同的歷史文化、經濟技術、生活習俗與審美情趣,就會產生不同形式和風格的石雕牌坊,形成地方特色。從大的范圍說,北方寒冷干燥少雨,在古代多是木牌坊,平面“一”字形,造型典雅、穩重;南方炎熱潮濕多雨,從古代就是建造的石坊比較多,一般都是構件很簡化;東南沿海有臺風襲擊,簡易石雕牌坊平面常呈“口”字形,以增強穩定性等等。由于環境的不同,形成了地方特色。
我國各地城市鄉村的古道街口、津渡橋頭,屹立著一座座歷盡滄桑、造型優美的老牌坊,像一本本“石頭的史書”,記載著歷史上的禮教、習俗、人物故事,像一首首抒情的樂章,訴說著人間的悲歡離合。當人們去“閱讀”這本史書、“聆聽”這首樂曲時,除了獲得愉悅的美感外,常常會引起深沉的遐思和人生的感悟,這是我國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前文談到的歙縣城里的許國石雕牌坊和棠樾村的牌坊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徽州牌坊地方特色的突出代表。
我們都知道,石雕牌坊是從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建筑風格,還別說,古代的建筑其實是非常美觀好看的,比如說樓閣亭臺等建筑,都是非常美觀的,石雕牌坊是其中的一種,同樣美觀耐看。我們可以在街道、村口、寺院、廣場、校園等修建石牌坊,在石雕牌坊的匾額上上寫著某某村,某某街,讓路牌美觀化,就給人一種很有韻味的感覺。
這些不同地區的石雕牌坊主要是標志性和紀念性的,如標志地名、橋名的牌坊,紀念性的功績坊、功名坊、貞節坊、孝子坊、仁義坊、百歲坊等。在壇廟、寺觀、陵園、祠堂、書院、會館等不同場所的石雕牌坊,將在以后的文章中討論。
版權屬于: 嘉祥石雕廠(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