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龍柱在古代的歷史含義對當代有哪些警示作用
發布時間:2014-01-07 08:00:20 閱讀:5717
石雕龍柱最常見在古代建筑群當中使用。最典型的有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華表石雕龍柱。這些龍柱大都采用上好的玉石材料,比如天青墨玉、緬甸出產的緬甸玉、天然大理石和天然花崗巖石等等,在玉石表面用浮雕的手法,將一只龍或者幾只龍雕刻在高大直立的圓柱上面,有些是有棱角的四方體形。
我們接下來要談談龍柱的起源,因為了解龍柱的起源,才可以了解到石雕龍柱在古代的歷史含義。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龍柱是我國古老的歷史建筑產物。遠在原始社會的堯舜時代,古代人們為了識別十字路口的各個方向,就用木柱樹立在十字路口上,在木柱上用圖畫表示各個方向代表的地方。所以,在古代,這木柱又叫做華表。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被稱為華表的木柱,漸漸發展成為勞動人民發泄不滿,給當權者提意見的意見木。古代意見木用小木牌釘在直立的木柱上。當統治者走過這些地方的時候,會將上面的意見木統統帶回衙門研究,以便決定是否要采納老百姓的意見。
再來看看故宮的石雕龍柱。故宮門前龍柱的蹲獸,頭向宮外,表示老百姓希望皇帝不要老是在紫禁城里消閑,要多到宮外走走,體察一下老百姓的民意;故宮后龍柱的蹲獸叫做犼,犼的頭則朝向宮內,表示希望皇帝快快回宮,處理朝政。
有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就是人類的任何一種重要思想都會被建筑藝術寫在石頭上,石雕龍柱就是這樣的寫滿中國偉大文明的建筑藝術。現在,石雕龍柱成為了橋頭和墓地的基本建筑物,圓柱通身祥龍盤繞,吉云密布,好似即將直入云霄。這些龍柱早已被人們接受和熟知。
原來一個小小的石雕龍柱在古代的歷史含義如此豐富。石雕龍柱在古代的歷史含義對我們當代有積極的警示作用。雖然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但我們的政府更要讓全體人民暢所欲言,給政府提建議的渠道要比石雕龍柱更加便捷通暢,這樣,政府才能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
版權屬于:嘉祥縣長城石雕廠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