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彩紛呈的石雕流派
發布時間:2013-07-15 00:00:17 閱讀:6288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文化傳統、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環境物產不同,因此,形成了民間石雕的不同風格和流派。無論是建筑石雕,還是觀賞石雕,這些流派創作的作品都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色。
嘉祥石雕的特色主要表現在石雕牌坊、石牌坊牌樓、石雕大象、石雕貔貅等。嘉祥石雕不論在規模上,還是石雕藝術上,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的。其風格充滿豪華氣派,所用材料名貴、體量大,雕刻技法精湛、多樣,題材內容多為龍、鳳、石雕麒麟、祥云等富貴吉祥的圖案和紋樣,既莊重威嚴又富麗堂皇。同時,嘉祥石雕典型的四合院建筑中也有鮮明的特色,在那些深宅大院里。石獅子、抱鼓石等常被當作鎮宅和裝飾之物放在最起眼的地方,各種石雕裝飾,雕刻精美、技藝精湛,題材多為麒麟、松柏、獅子滾繡球、犀牛望月、松鶴延年、太師少師、牡丹花、荷花等。
北京石雕的特色主要表現在宮廷建筑和帝王陵寢。這些出自民間雕刻工匠的明清兩代的皇宮、皇家陵寢、王府大院和宗教寺廟,不論在規模上,還是石雕藝術上,在國內都是首屈一指的。其風格充滿豪華氣派,所用材料名貴、體量大,雕刻技法精湛、多樣,題材內容多為石雕龍柱、鳳、麒麟、祥云等富貴吉祥的圖案和紋樣,既莊重威嚴又富麗堂皇。同時,石雕用在北京典型的四合院建筑中也有鮮明的特色,在那些深宅大院里。石獅子、抱鼓石等常被當作鎮宅和裝飾之物放在最起眼的地方,各種石雕裝飾,雕刻精美、技藝精湛,題材多為麒麟、松柏、獅子滾繡球、犀牛望月、松鶴延年、太師少師、牡丹花、荷花等。
山西石雕的特色是以晉中石雕為代表,而其主要集中在平遙古城及王家大院、喬家大院、渠家大院、常家大院等晉商的豪宅里。這些石雕地域風格濃厚。靈石縣王家大院的石雕寓意豐富,把主人的身份背景和審美意識融人其中,頗有儒商的雅趣。王家大院的石雕裝飾散布各處,就連“土地祠”也雕刻了松竹梅圖案;祁縣喬家大院建筑整體布局壯觀,石雕裝飾細膩,眾多形象神態各異,所表現的題材十分廣泛;榆次常家大院的建筑形式獨具特色,其石雕工藝主要分布在石護欄、門獸、基座等部位。這些石雕,雕刻紋路清晰、線條流暢、形象逼真,大都用細砂石雕刻而成,砂石的粗獷和雕刻的細膩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徽州古稱“新安”,主要指安徽南部一帶,古時還包括江西婺源等地。這里是山靈水秀、物華天寶的富饒山區?;罩菸幕催h流長。古徽州人家族觀念和鄉土之情十分濃厚,人們一旦當官、經商有了錢財,就一擲于金修祠堂、造豪宅,以彰顯宗族和家庭聲望。于是一座座古樸典雅、精巧別致的宅第陸續出現在徽州廣袤的鄉間集鎮。明清兩朝的幾百年間,眾多的雕刻能手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作出精彩無比的杰作,為我國建筑藝術增添了光彩。這些作品中有形態動人的石獅子、古樸莊重的抱鼓石、玲瓏剔透的石窗子、線條美妙的石欄桿、挺拔俊秀的石柱子和造型多變的石柱礎:在徽州石雕的發展過程中,所用材料前后有所變化,明中期多選用麻礫石,其石質粗不宜精雕細刻,多采用半圓雕、鏤空雕、透 雕、高浮雕等技法,顯得刀法柔和、線條舒緩、風格厚重卉樸;明后期多選用“黟縣青”、“茶園石”,這兩種石料質地堅硬、細膩,采用的雕刻技法主要是浮雕(淺浮雕、高浮雕)、線雕等,其效果是刀法細致、線條明快?;罩菔耦}材豐富,尤其以神話傳說和戲劇故事為多,這些石雕大都雕刻精美、層次分明,有較強的立體感、空間感。通過各種雕刻手法、技巧和黟縣青等石料特有的色澤,使徽州石雕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版權屬于: 長城石雕 (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