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稱盧舍那大佛為武則天像
發布時間:2014-04-08 15:00:18 閱讀:11672
眾所周知,高宗敬重佛教,曾在長安為亡母長孫皇后建了大慈恩寺,并給以玄獎為首進行的譯經事業以極大支特。但他更重道教,奉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命令每家都必備老子的《道德經》。因為李氏皇朝宣揚道教的教主李耳是自己的祖先,以才臺高自身地位,增強對民眾的號召力。玄笑病之前,請求春公開場合將“道先講后”的次序改變為“佛先道后”,高宗堅決不肯答應。此后,武則天為建立自己的新王朝,不僅要在社會力量上打擊李氏勢·力,還要在形象上樹立自己君權天授的神秘色彩。因此,抬高佛教地位是她最適宜的選擇。大佛塑好后,名為盧舍那,譯意為“尤明普照”,與式則天后來給自已取名為“曌”(zhao),意為“日月當空”含義相同。此佛像二和其他佛像確實不同,慈祥貌美的女性形象特征非常突出。在唐代,佛教達到了空前的普及,佛教形象也因此被普遍地世俗化,神性的削弱和人性的增長使得唐代佛的形象更富親切感。同時,構圖上的創新,更加富于立體感的藝術手法也使唐代佛像作品在寫實風格上達到了新的高度。這些特點,在唐代龍門石窟的造像和壁雕上都有所體現。
唐朝經濟的繁榮使得龍門石窟零星持續百余年的開窟造像活動再次活躍起來。潛溪寺(又名齋被洞)位于龍門西山北端,是唐代開鑿的第一個洞窟。它的平面作馬蹄形,彎隆頂,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和二天王,其中的菩薩像是唐代塑像中的上品。另一個較大的石窟奉先寺(原名大盧舍那佛盒)位于龍門西山南部山腰,是唐高宗咸亨
三年開始修建的,共花了三年零九個月完成,是龍門造像中規模最大、整體設計最嚴密、藝術水品最高的一處。它坐西向東,高約40米,寬30米,深35米,雕有盧舍那大佛,二脅侍菩薩、二弟子、二金剛和
二天王,造成一種眾星捧月的效果。
盧舍那大佛是奉先寺供奉的主神。“盧舍那”的意思是智慧廣大,光明普照,民間又稱他為報身佛。整個像會由西京實際寺善導禪師等人主持修建。石雕佛像雕刻得慈祥和善,方額寬頤,豐滿富態,傳說是照著女皇武則天的相貌雕刻的,因此,當地人亦稱為“武則天像”。
石雕大佛通高17.14米,頭部高4米,發髻呈波紋狀,面部豐滿圓潤,雙眉修長,目光和善,眼睛半睜半合,俯視著腳下的蕓蕓眾生,鼻翅細小,口唇纖美,嘴邊微露笑意,顯出內心的平和與安寧。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嚴肅中帶有慈祥,慈祥中透著威嚴,威嚴中又有一種神圣,是一個將神性和人性完美結合的典范。大佛作結枷跌坐式,端坐于八角束腰蓮花座上,身披架裴,衣紋簡潔清晰而流暢,背光華美而富于裝飾性,烘托出主像的嚴整圓潤。
石雕大佛依山而坐,居高臨下,增添了人們的崇敬之感。今天的盧舍那大佛雖然手足有些殘破,但上半身依然保存完好,所顯示的高超的佛教石雕技藝仍令人嘆服。
作者:歐陽廣彬 @嘉祥縣長城石雕廠 本文修訂 于 2016-10-23
版權屬于:神畫石雕有限公司-專業的石牌坊廠家(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公司介紹_石雕廠制作理念
下一篇:頤和園石牌坊寓意是什么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