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舜耕山莊的石牌坊
發布時間:2012-04-21 11:23:18 閱讀:14587
舜耕山莊建成世界首座舜文化石牌坊。
長城石雕公司講求發展,注重石雕人才的培養和吸收。近年來,不僅積極參加國內舉辦的古建筑牌樓學習研討班,同時在國內著名雕刻高校吸收了部分優秀學生,為公司的長足發展培養了后備力量。
長城石雕公司將為宏揚民族文化,繼承、發揚我國石雕牌坊與傳統建筑藝術及現代化建設而不懈努力。
歷經十多年風風雨雨的賓館北大門,在目睹舜耕山莊從誕生到今天發展進步的巨大變化后,將光榮結束歷史使命。近日,修繕一新的賓館大門性質的石牌坊將正式啟用,并以其亮麗壯觀的英姿驕傲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據《史記》、《水經注》等記載,舜帝曾耕于歷山,又名舜耕山,俗稱千佛山。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以及舜井商業旅游區,都與大舜文化密切相關,因此大舜文化成為濟南文化的主旋律。建于2000年11月29日,舜耕牌坊尺寸:高8.6米,寬13.8米,
牌樓結構;三門四柱挑擔式結構
牌樓重量;重達百噸。
牌坊牌匾文化;為中石先生的題詞“舜耕山莊”,
背面橫額上是著名學者徐北文先生的“化興歷山”、“簫韶韻清”題詞,
兩橫額為“舜日光華”、“黎元仰惠”。
牌坊制作工藝、石料選用、造型設計都極為考究,成為泉城又一自豪的新景觀。
我們在濟南的園林工程主要有:舜耕山莊大門、貴賓樓庭院園林工程、舜耕山莊南苑工程、長清鳳凰嶺攬岳亭、閔子騫墓苑園林、趵突泉茶文化街、植物園南大門及其廣場雕塑工程等項目。
說起舜耕山莊,須先講舜帝。傳說堯、舜、禹是我國古代著名的三大先圣,其中影響最大也最為深遠的就是舜。大舜做了39年帝王,不僅品德高尚、政治清明、教化有成,使人民富足、四夷賓服,更難能可貴的是將事業傳給了禹,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毛澤東主席生前對他所摯愛的中國人民最高評價就是“六億神州盡舜堯”。大舜在中國,既是歷史的,又是神話的;在泉城濟南,既是傳說的,還是民俗的。
石牌坊兩根側立柱的華表上方,各有一只龍形蹲獸,這是其它牌坊所沒有的(也不是隨便能有的)。傳說這蹲獸名叫犼,性好望,機頭向內是希望帝王不要成天呆在宮內吃喝玩樂,希望他經常出去看望他的臣民,它的名字叫“望帝出”,機頭向外則希望帝王及時回宮勤政,它的名字叫“盼帝歸”。可見華表不單純是個裝飾品,而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為民的標志。
石雕牌樓是一種傳統文化繼承和現代文化沿伸的標志性建筑體裁。設計形式獨特,歷史淵源悠久,時代特點突出。
牌樓是牌坊建筑中的一種,舜耕山莊石雕牌樓是濟南多處牌坊的姣姣者。據了解,這是該省最大的石雕牌坊,在該市絕無僅有。兩側懸龍柱和柱上寶壇封頂的設計,罕見奇觀,獨具風韻。其建筑體態宏偉,雕鑿精細,花紋玲瓏透剔,整體處理十分精美。底座是天真活潑,令人憐愛的10尊石象抱鼓馭托著象征炎黃民族的盤龍圖騰柱,牌樓綴有東夷文化的鳳凰圖騰圖案,把精美石刻與民族文化巧妙結合。這座設計新穎的石牌樓與舜耕山莊大綠化環境和建筑風格銜接吻合,情景極致。牌樓、大舜塑像和賓館建筑三點一線,文化定位統一,大有珠聯璧合之境界。石雕牌樓落成,為賓館平添一大景觀。其獨到的象征意義,將伴隨著舜耕山莊輝煌燦爛的未來,以其特有的方式奉獻給千千萬萬的游客和這個美麗的城市。
舜耕山莊牌樓整體渾厚大氣,雕刻的東夷文化圖騰的鳳凰圖案優雅吉祥,有與舜生平傳說密不可分的龍、鳳、象組成的東夷文化的燦爛景觀。坊額上部為龍紋頂罩,立柱、抱鼓石、華表上都雕刻著栩栩如生的盤龍或蹲獸、不同形態的大象、不同姿態的鳳凰,使整座牌樓呈現出雍容華貴的皇家氣勢。
再看那牌樓前的丹陛石(也叫石雕御路或石雕御道)上,是祥云、山岳、海水,栩栩如生的“二龍戲珠”浮雕。丹陛石又稱陛階石,皇宮及明清皇家的丹陛石,安置在大殿前正面三路踏垛之中路,用以壯觀瞻、別等級。“舜耕山莊”牌樓,真乃石雕牌坊中的精品呀!
本文修改于2016年10月22日
版權屬于:神畫石雕有限公司-專業的石牌坊廠家(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