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石雕的發展為什么已趨向繁華
發布時間:2011-11-11 19:00:00 閱讀:5695
明清是中國古代陵墓石雕發展的尾聲。陵墓神道大型石雕儀軌尚存,并且規模不減,但造型日趨瑣碎、僵化,雄渾博大之氣幾乎蕩然無存。小型陪葬雕塑大多工謹刻板、矯揉造作,不見神韻。至此中國古代陵墓雕塑全面走向衰落。明代陵墓神道石雕尚存較多,主要有江蘇吁胎朱元璋祖父母的祖陵神道石雕,安徽鳳陽朱元璋父母的皇陵神道石雕、南京朱元璋孝陵神道石雕、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神道石雕華表、湖北鐘祥世宗朱厚熄(cong)生父的顯陵神道石雕、河南新鄉璐簡王朱詡鈞墓神道雕塑等。清代皇家陵園主要分布在遼寧和河北,包括遼寧沈陽的清太祖福陵、清太宗昭陵,新賓的永陵以及河北遵化清東陵和易縣清西陵明孝陵神道石雕明孝陵位于江蘇南京鐘山南麓,為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合葬陵。神道依山勢而設,兩側列置石獅、獬豸、駱駝、象、石雕麒麟、馬共 12對,華表1對,文臣武將對。石雕全部用整石雕成,體積龐大,整體造型簡潔逼真,局部雕工精細華麗。石雕布局靈活,順地勢高低曲折排布,與空間環境和諧統一,其中石雕華表一對為明初大型石雕之代表。石雕總體面貌承宋代風氣,造型流于程式化格套,裝飾也趨于繁麗。
版權屬于: 長城石雕廠 (http://m.openpad.cn/)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節孝石雕牌坊石牌樓介紹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